以“当代之笔”赓续中华文脉
日期:2023-07-11 11:48:09 / 人气:225
用“当代之笔”延续中国语境用“当代之笔”延续中国语境(坚持“两个创新”共创辉煌)张宏森核心阅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我们要坚持中国文化的立场,珍惜中国的文学传统,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善于从丰富的中国文学宝库中汲取精华和能量,把中国的审美精神和能量。要创造新时代的文学景观,让中华文明永葆生机,就要不断更新思想范式、艺术形态和话语方式,捕捉新的语言和文字,塑造新的形象和风格,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优秀而丰富的艺术创作,让中国文学的长河绵延不绝。不断达到新的高度,是沟通人心、增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我们要发扬历史主动性,为自身发展筑牢根基,推出足够丰富到具有世界对话能力的优秀作品,创造足够活跃到具有世界竞争能力的产业形态,拥有足够庞大的具有溢出影响力的读者群。在建设强国和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与发展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呼唤我们更好地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赋予了新的内涵,对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学工作责无旁贷,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尊重就是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学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阶段,谱写了中国文学新的壮丽篇章。基于新的历史方位,牢记“国家最伟大”,中国作协在十代会上明确提出“新时代文学”,强调新时代文学立足于提高质量,努力创造艺术高峰;是以创新为动力,敢于拓展新空间、塑造新形式的文学;是一部文化自信坚定,具有大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学;它是一部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坚实感,构筑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文学;它是参与构建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体现人文关怀的文学;它是一种主动融入现代传播格局的文学,有力地证明了文学地位和价值的尊严。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是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要增强文化自信,自觉向经典学习。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象征,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基础,是文学创新的瑰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灿烂的中国文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艺术滋养和审美愉悦。它一直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和价值追求,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和精神特征。当我们谈论“中国文学”时,我们所指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观念和艺术范畴,而是文明的体系和文化的起源。可以说,中华文明优秀的延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中国文学中有着完整、深刻、生动的呈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国文学繁荣发展,开辟新境界,必须坚守中国文化立场,珍视中国文学传统,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善于从中国丰富的文学宝库中汲取精华和能量,将中国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照古人之规开自己的脸”,以“当代之笔”延续中国语境,开创新时代。文学是代代相传的事业,我们也要学习文学人不懈的艺术追求和崇高的人格风范。言出必行,言如其人。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优秀的艺术创作,还有珍贵的精神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学与民族、时代和人民的关系更加密切。作家和文学工作者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吹响时代的号角,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热情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壮阔气象,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中国作协一直把纪念著名作家百年诞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持续举办座谈会,希望全社会高度重视文学前辈的伟大贡献,引导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向前辈学习,弘扬中华文学优秀传统,追求和创造永恒的志向,努力攀登文学高峰。我们要树立艺术志向,立志创造时代经典。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还是要看作品。推动文学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和伟大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我们既要学习前人的礼敬,又要有超越前人的决胜之心,以诚信和创新精神书写当代中国篇章。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不断更新思想范式、艺术形式和话语方式,捕捉新的语言和文字,塑造新的形象和风格,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优秀而丰富的艺术创作,让中国文学的长河绵延不绝、浩浩荡荡、达到新的高度。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学成果,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实现中西文化的融合,使中国文学在交流互鉴、传承创新中保持时代风貌和永久魅力。十大以来,中国作协组织实施了“新时代农村巨变创作计划”,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引导作家热情描绘新时代、新征程下中国农村的巨变,在深厚的乡土文学传统中发掘新的艺术品质、更新叙事体验,为人民捧出了一批带着露珠和泥土芬芳的文学佳作。组织实施“新时代文学爬坡计划”,将全国文学优质出版资源凝聚为原创精品,拓展到更多题材领域,共同推出更多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富有活力的优秀作品。实施这两个计划,根本目的是努力为时代留下经典作品,代代相传。要走进广阔的生活,与人的创造实现双向赋能。人民是历史和时代的创造者。一切文艺在人民中间有着取之不尽的源泉,不断为文学创作和文化发展注入能量。近年来,中国作协对接新资源,搭建新平台,积极推动文学工作融入现代传播格局。通过举办“中国文学节”、创新文学公共服务等一系列举措,让优秀作家作品以更丰富的形式、更新颖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积极参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人感受文学魅力、走近文学、热爱文学,努力构建作家作品、社会、读者相互启发、相互成就的良好生态。文学只有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才能牢牢扎根,充满活力。近年来,农民、建筑工人、外卖骑手、店主、家庭主妇等一大批作家活跃在网络上。他们都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人。他们的作品来自生活的土壤,充满日常生活的诗意,具有巨大的生命能量,平凡、朴实、真挚。中国作协举办“作家活动周”系列活动,首次邀请基层作家。希望通过他们,让文学的触角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前沿和角落,激发全社会的创作热情,不断壮大中国文学的有生力量。今年5月,我们去了作家周立波的故乡湖南益阳清溪村,清溪村的村民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课。他们自信饱满的精神状态,朴实生动,幽默文艺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深受感动。文学赋能乡村振兴在清溪村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实践,村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文学开辟了新的空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在生活中,在人民群众中,有着书房里没有的智慧和力量,鲜活而富有朝气。因此,我们大力倡导作家要做人民的学生,向人民学习,与人民一起开创新时代,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要塑造广阔视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文学是沟通人心、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面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深刻调整,如何更好地建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新时代文学必须书写的答案。我们应该发扬历史的主动性,为自己的发展筑牢根基,推出足够丰富到具有世界对话能力的优秀作品,打造足够活跃到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形态,拥有足够庞大到具有溢出影响力的读者群体。要大力拓展中外文学交流的新机制、新途径,精心实施“扬帆计划、中国文学海外译介”等当代作品译介工程,不断推进“一带一路”文学联盟建设,积极参与国际书展等文学对话交流活动,加强与重点文学网站的合作,积极推进“网络写作出海”, 并加强文学海外传播的后续评估和理论研究,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更多中国作家作品走出国门。 不断提高中国文学在全球语境下的对话交流能力,用中国文学生动的笔触向世界展示新时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奇迹,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当代价值,为构建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发挥更大作用。(人民日报作者是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责任编辑:田伯群]
作者:凤凰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鲁访谈录:作为一个演员,我不能只...07-11
- 河湟文化博物馆开馆:讲述河湟故事...07-11
- “江淮第一侨乡”六家畈侨乡文化...07-11
- 年轻的巴西电影人看到了怎样的中...07-11